热门标签:
时间 贷款 银行 费用 公司 企业 万元 车辆 自己的 案件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寻找“网红村”的“长红”密码(神州看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4:13:00    

来源:人民日报

“五一”假期,在四川,一些小村庄格外热闹。

听羌笛、看羌舞、跳锅庄,在理县桃坪羌寨,民俗风情令人沉醉;除了徒步打卡、山歌对唱,汉源县古路村还推出农事体验和研学新业态;在崇州市竹艺村,风筝手作、非遗扎染等玩法吸引不少游客。

这些特点不一、亮点不同的“网红村”,在旅游开发中都曾面临不同的挑战,它们是如何探索新解法、走出适合自己的旅游发展之路的?

桃坪村

成名近30年,“中转站”怎样转型“目的地”?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镇桃坪村有2000多年历史,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桃坪羌寨。

1996年,中专毕业的龙小琼回到桃坪村,带着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演出队,把游客请进寨子参观,开启了桃坪羌寨旅游开发的历程,如今已有近30年。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坪羌寨也曾面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5·12”地震灾后重建中,当地在老寨两三百米外建起了一座新寨。“老寨重保护、新寨搞开发”的新解法,加速了桃坪羌寨的“成名”之路。多数村民把老寨的民宿搬到新寨,进行改造升级。如今,新寨拥有近3000张旅游接待床位,90%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其间,交通巨变给村寨带来新的烦恼。随着成都到马尔康的高速公路、成都到九寨沟的高铁通车,桃坪村作为九黄大旅游环线中转站的区位优势被稀释,留下来过夜的游客少了,怎么办?桃坪村继续探索,从“中转站”向“目的地”转型。

如今,新寨业态更丰富,桃坪村更“潮”了。咖啡馆、旅拍馆、文创馆等陆续开业;为桃坪量身定制的剧目进入准备阶段,互动体验也在增加;村民自发尝试,搞起了古羌文化研学……

下一步,理县准备将羌族刺绣、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与旅游结合,推出观光游、文化游、研学游,吸引成渝地区游客将桃坪村作为周末游、避暑游的目的地。

古路村

流量退潮后,“旅游饭”如何开发新“吃法”?

地处大渡河峡谷的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是悬崖上的村落,2024年因其独特自然风光爆红网络,成为年轻人徒步、登山的热门目的地。

爆红一年后,古路村游客数量回落:平时周末及节假日,日均游客量下降到3000人左右,只有去年的三成。

古路村村委会主任郑望春介绍,流量退潮,一是为了防范地质灾害,每年6月至10月村子无法完全开放;二是村里并未在爆红后开发更多新业态,“绝大部分人还是爬完山就走”。

古路村走到了提档升级的路口。

21岁的庆其发在半山腰开起了古路村首家咖啡馆。“来登山的游客,九成以上是年轻人。”庆其发坚持做市场分析,找出不同游客的消费偏好。他的努力获得回报:咖啡馆开业一年来,有6个月的营业额破万元。

“押宝”成功的还有杨新群。作为古路村首位拥有厨师证的村民,她家的餐馆上了游客口中的“必吃榜”,生意红火。

好口才加上跳舞技能,让村民李青华在短视频平台有了近5万粉丝,开始通过直播推介销售古路村的老鹰茶、跑山鸡、腊肉、土豆等特产;庆志蓉等村民则盯上了农事体验和研学,进行炒茶作坊改造……“古路村缺的不是资源,而是‘旅游饭’的多样‘吃法’。”在古路村创业的乐山人李小龙说。

这个“五一”假期,古路村日均游客量回升至约6000人。“大家除了爬山,有了更多‘耍头’。”郑望春说,“多了新业态,我们的乡村旅游更有奔头。”

竹艺村

传承老手艺,“竹”和“艺”如何走向更远方?

在成都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竹编手艺是村民代代相传的看家本领。2022年之前,竹艺村还只是一个“艺名”,村子的本名是龙黄村。2022年,龙黄村正式更名为竹艺村。

90后杨隆梅就是竹艺村人,也是道明日用竹编技艺四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工作室,茶具、酒具、竹编摆件、箱包等各类竹工艺品琳琅满目。

竹艺村有许多功底扎实的手艺人。杨隆梅负责接单和设计,手艺人负责完成编制。“根据不同工种,手艺人每天能获得100元到500元不等的报酬。”杨隆梅说,80%的农户获得就业机会,其中不乏年轻人。然而,竹工艺品虽然名声在外,有一定影响力,但市场空间仍受限。

怎么解决?道明镇党委书记周维松认为,长远来看,竹艺村的主导产品要由竹工艺品转为竹家具、竹地板、竹凉席等竹工业品。目前,镇里正在规划建设12万平方米的竹产业空间,等到竹产业空间发展成熟,能让竹艺村的竹产品更顺畅地销往全球。

不仅是竹产品,竹艺村想要发展的还有竹文化。在竹艺村旁的白塔湖旅游专线上,“竹编对话世界 文化点亮乡村”的标语引人注目,让“竹”和“艺”走向世界,竹艺村正在萌生新“主意”。

(四川日报记者 李欣忆 王成栋 陈碧红,文露敏、王攀、唐泽文、李婷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8日10版)

相关文章
  • 露天电影离我们远去了吗?|南方深读

    广州从化赤草村篮球场,一个春日的夜晚,一场露天电影即将放映。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一边做游戏、一边在球场等待,放映员调试着装备和灯光,很快做好准备工作。赤草村篮球场上,小朋友在观看露天电影。 曾经,农村娱乐方式相对匮乏,放映露天电影对村民来说就像一场节日庆典。可以想象,那时大家聚在一块银幕下,带着小板凳,
  • 供需对接助服装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孙铭阳)近日,全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会在哈尔滨举办,旨在构筑服装产业特色化优势,推动我省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合作。会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省直13个部门30余家服装产业对接单位、6家省内知名服装企业参会。对接会上,以黑龙江三特纺织服装产业(集团)有限公
  • 产融协同,融资租赁赋能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跑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3日讯(记者 邱嘉熙)近日,融资租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进园区”产融交流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场)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火热举办。活动汇聚政府部门、学术专家、金融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150余人,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圆桌对话及项目路演,探索产融协同创新路径
  • 衡阳师范学院:春日“职”达号启航

    学生咨询现场。毕业生手持简历穿梭各个招聘展位。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嫣妍 朱雅洁 覃雅君 摄影 谷琳娜)3月22日,衡阳师范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东校区校友广场隆重举行。上午9时,随着供需见面会正式启幕,260余家企业展位
  • 春来候鸟归!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成“候鸟天堂”

    央广网兰州3月2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乔洁 郭海霞)春风轻拂,绿意萌动。近日,在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候鸟或振翅翱翔、或悠然觅食、或在水面上轻盈游动,与碧蓝清透的水库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成群的候鸟在甜水堡水库振翅翱翔(央广网发 乔洁 摄)2023年8月,盐环定扬
  • 德方纳米参与制订,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由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万润新能、邦普循环、厦钨新能、赣锋锂业、长远锂科、福安青美、巴斯夫杉杉等锂电
  • 最近爆火的“水泥”,原来是潮汕人最爱吃的“土”,网友:加上姜葱蒜,我能吃一大坨

    “煲仔饭”“人头饭”“油炸鬼”……相信不少外地人在来广东之前听到这些食物的名词都会瑟瑟发抖有人调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一种看似“水泥”的美食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味觉符号?揭阳涂虾正是这样一道独特美味放上葱姜蒜,爆炒“痞老板”涂虾非虾,而是原产于榕江的
  • 迪庆州2名干部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迪庆州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迪庆州委批准,迪庆州纪委监委对迪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唐仕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唐仕鹏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大肆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赔偿协议签订、
  • 成都天府五街“有味道”?城管回应:管网大量异物堆积致污水外溢丨云求助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今天的天府五街有点臭。”3月24日上午,网友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有味道”的帖子,照片中,成都天府五街与天府大道交叉口满地污水,不少网友评论“路过时闻到了臭味”。情况真的如此吗?污水从哪里来的?25日,接到多名网友咨询求助的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3月24日上午天府五街与天府大
  • 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自研大模型还有必要吗?

    文|江瀚视野最近这一段时间,无论是谁都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这就是DeepSeek彻底火遍了全网,这个国产大模型所带来的冲击一点都不比当时ChatGpt推出的时候差,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似乎如果不接入就直接“Out”了,但是面对着DeepSeek的席卷之势,让人不禁想问自研大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