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温日志︱守在西湖边,“最美人墙”志愿者:每天衣服都不会干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杨晓轩
气温滚烫,日子滚烫,生活滚烫。潮新闻·钱江晚报推出《2025我的高温日志》,记录这个夏天的一些生活印记,以此致敬汗水,致敬付出,致敬每一个高温下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
第六期“我的高温日志”,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守护“最美人墙”。
7月5日傍晚,太阳炙烤了一天的大地冒着热气。
40名志愿者站在杭州延安路平海路口,随着红绿灯变化站成二字型队伍。
杭州西湖边的“最美人墙”又一次上线。
21岁的大三学生单洋穿着橙色志愿者背心,里层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脸上挂着汗珠。
“最美人墙”志愿服务项目自2015年创立以来,已连续十年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守护游客安全。
此刻又一年热浪翻滚,单洋们组成的“最美人墙”继续坚守。

记者 杨晓轩 摄
每天2万步衣服不会干,游客的大拇指让他很快乐
“每天的衣服都不会干的,就是能夸张到这个地步,也习惯了。”
单洋笑说,不仅是盛夏暴晒的日子,五一、国庆,这几个小长假坚持七八天下来,衣服也总是干不了的状态。

记者 杨晓轩 摄
“我提前准备好了藿香正气水,除了保障志愿者,主要还是为游客预备,万一他们发生中暑能采取应对措施。”
单眼皮的小伙子目光炯炯,似乎一直在“察言观色”。“我要全身心投入才行。”他说,红绿灯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会依据实时人流量而变化,因此需要全神贯注。
记者观察了一下,红绿灯大约几十秒就会变换,手拉手的人墙队形刚拉出去没一会儿,将人车分离,马上就要收回来。
如此来回反复,基本没有停歇。
单洋说,一般高温天,傍晚6点开始服务。此前,他们会根据当日人流量来决定采用何种队形。队形有传统的二字型,到V字形,再到X型。
“我印象中人气爆炸的时刻就属跨年夜,我们的队伍站在四个角严阵以待,随着红绿灯变化迅速变换,在路口筑起一道X型人墙,让行人安全地在我们的包围圈里通过。”
单洋是东阳人。“我曾是留守儿童,上了希望小学,得到社会很多陪伴和帮助,我很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参与“最美人墙”三年多来,他记得很多细节。“第一次参加,很懵懂,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很多路人、游客向我们竖大拇指,说有我们真好之类暖暖的话,我心里也暖暖的。”
那一天,他暴走了两万多步,感觉很疲惫,却无比骄傲。
此后,两万步成了他的常态。
如今作为“最美人墙”领队,单洋要应对时有发生的突发状况,比如孩子和家人走散时,他要带着队员帮助寻找;如果碰到有人晕倒或受伤,他还要及时为伤员处理伤口。

记者 杨晓轩 摄
记者采访时,单洋同时耐心解答了五花八门的游客问询:西湖往哪里走,这个餐饮在银泰哪个位置,小红车到哪里还……
“从曾经的小白,到现在比较从容,我在这里成长了很多,也得到很多快乐,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同学、朋友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他说,每次套上橙色背心,守护大家的出行安全,展现杭州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内心就充满力量。
走过十年的“最美”,是这座城市最温柔的注脚
43岁的“最美人墙”负责人沈廷冲评价单洋:对于志愿服务,他发自内心地热爱,因此充满热情和担当,别看这简单的人墙,需要灵活协调处理各种问题,他都可以胜任。
“真像是昨天的事……”看到青春的单洋,沈廷冲想到了过往。
十年前的五一假期,他在内的8名志愿者站上这个路口协助指挥交通,引导游客过马路。“当时我就憧憬,能否通过志愿者的努力,改善这里的拥堵状况,十年后终于实现了。”
从最初的8个人到现在已有30万人次参与“最美人墙”服务,十年中经历坎坷,这些“小橙子”(网友对他们的称呼)不仅坚持下来,还变成了一道风景线。

记者 杨晓轩 摄
“我们曾被质疑作秀,也被指责过添乱……但是,大家路过时举起的大拇指,都给了我们继续坚持的力量。”沈廷冲说。
西湖的夏日,愈夜愈精彩,人潮开始汹涌。
“哇,最美人墙。”人群中有年轻人举起手机。
“几个方向过马路的人不会挤在一起,非机动车也不会乱窜。”很多第一次来杭州的游客都会被震撼,这个场面非常壮观,不愧是杭州。
单洋一直记得刚来杭州上大学时,和同学坐公交车路过这个路口,曾遇到过“最美人墙”。
他的心一下子被击中。“杭州这座城市挺美好的,游客过马路都能被温柔守护。”
7月5日当晚的志愿者中,大部分是和他一样的大学生,也有普通上班族和退休人员。

记者 杨晓轩 摄
6年志愿服务,服务时长已累计超2000小时。单洋说,他希望自己这份青春力量,能助力最美风景一直“美”下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



-
露天电影离我们远去了吗?|南方深读
广州从化赤草村篮球场,一个春日的夜晚,一场露天电影即将放映。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一边做游戏、一边在球场等待,放映员调试着装备和灯光,很快做好准备工作。赤草村篮球场上,小朋友在观看露天电影。 曾经,农村娱乐方式相对匮乏,放映露天电影对村民来说就像一场节日庆典。可以想象,那时大家聚在一块银幕下,带着小板凳, -
供需对接助服装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孙铭阳)近日,全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会在哈尔滨举办,旨在构筑服装产业特色化优势,推动我省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合作。会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省直13个部门30余家服装产业对接单位、6家省内知名服装企业参会。对接会上,以黑龙江三特纺织服装产业(集团)有限公 -
产融协同,融资租赁赋能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跑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3日讯(记者 邱嘉熙)近日,融资租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进园区”产融交流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场)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火热举办。活动汇聚政府部门、学术专家、金融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150余人,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圆桌对话及项目路演,探索产融协同创新路径 -
衡阳师范学院:春日“职”达号启航
学生咨询现场。毕业生手持简历穿梭各个招聘展位。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嫣妍 朱雅洁 覃雅君 摄影 谷琳娜)3月22日,衡阳师范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东校区校友广场隆重举行。上午9时,随着供需见面会正式启幕,260余家企业展位 -
春来候鸟归!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成“候鸟天堂”
央广网兰州3月2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乔洁 郭海霞)春风轻拂,绿意萌动。近日,在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候鸟或振翅翱翔、或悠然觅食、或在水面上轻盈游动,与碧蓝清透的水库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成群的候鸟在甜水堡水库振翅翱翔(央广网发 乔洁 摄)2023年8月,盐环定扬 -
德方纳米参与制订,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由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万润新能、邦普循环、厦钨新能、赣锋锂业、长远锂科、福安青美、巴斯夫杉杉等锂电 -
最近爆火的“水泥”,原来是潮汕人最爱吃的“土”,网友:加上姜葱蒜,我能吃一大坨
“煲仔饭”“人头饭”“油炸鬼”……相信不少外地人在来广东之前听到这些食物的名词都会瑟瑟发抖有人调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一种看似“水泥”的美食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味觉符号?揭阳涂虾正是这样一道独特美味放上葱姜蒜,爆炒“痞老板”涂虾非虾,而是原产于榕江的 -
迪庆州2名干部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迪庆州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迪庆州委批准,迪庆州纪委监委对迪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唐仕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唐仕鹏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大肆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赔偿协议签订、 -
成都天府五街“有味道”?城管回应:管网大量异物堆积致污水外溢丨云求助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今天的天府五街有点臭。”3月24日上午,网友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有味道”的帖子,照片中,成都天府五街与天府大道交叉口满地污水,不少网友评论“路过时闻到了臭味”。情况真的如此吗?污水从哪里来的?25日,接到多名网友咨询求助的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3月24日上午天府五街与天府大 -
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自研大模型还有必要吗?
文|江瀚视野最近这一段时间,无论是谁都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这就是DeepSeek彻底火遍了全网,这个国产大模型所带来的冲击一点都不比当时ChatGpt推出的时候差,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似乎如果不接入就直接“Out”了,但是面对着DeepSeek的席卷之势,让人不禁想问自研大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