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种子大会:未来需要怎样的种子?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好种子如何“炼成”?“未来种业”路在何方?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与会嘉宾热议种业振兴新成果,探讨加快种业科技创新,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好种子什么样?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培育一粒好种子,高产是永远的主题。
“聚焦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我们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牵头承担更多种业技术攻关任务。”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介绍,公司新培育出一批优良高产杂交玉米品种,正在测试的品种中,包括具备亩产1700公斤潜力的春玉米品种。
高产之外,好种子评判标准更加多元。适合做面包的,适合做面条的,“少喝水”也能多打粮的……我国近年来培育出一系列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和绿色高效小麦品种。
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对作物生产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郭进考说,他和团队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马兰1号”,亩产可达到860多公斤,在节水情况下也可高产。
与会专家指出,生产环节对不同作物品种存在差异化需求。针对矮杆、耐密植、早熟、高蛋白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各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开展育种研发。此外,消费者对食味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富含香味、糯性强的水稻日益受到青睐。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说,我国审定了一批高产、优质、广适大品种和一批特殊类型品种,登记认定了一批特色专用品种,推动农作物新品种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
好种子如何“炼成”?
一粒好种子诞生背后,凝聚着持续多年的科研创新。如今,育种技术加快突破、工程化育种体系逐步建立、企科融合推动协同创新,更多好种子加快落地。
——技术突破引领品种创新。“十四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生物育种在种质资源、基因资源、育种技术、新种质创制以及新品种培育等关键环节,均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
挖掘出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100多个;结合生物育种、常规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200多个……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详细介绍了生物育种技术最新成果。
——工程化育种让良种“可预期”。在位于三亚的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所在地,高5.7米、宽21米的龙门架沿着轨道在田间移动。利用该设施,工作效率比传统人工方式提升4到5倍,每年鉴定作物种质资源6万份次以上。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晓强说:“不单纯依靠育种家经验和判断,公司打造工程化、流程式的育种体系,为关键品种的创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联合攻关推动良种加快落地。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崖州湾总部科研试验基地,360个网格式独立微区种植着耐盐碱水稻,可以精准设定盐碱条件。该中心副主任来永才说,来自全国的优势科研单位、企业围绕盐碱地类型区组织耐盐碱水稻育种科研,创制特异种质和选育新品种。
2023年以来,中种集团与海南省种业实验室联合探索“揭榜挂帅”新模式,首批项目联合国内67个优势科研团队,围绕4大核心作物进行攻关,目前已申请专利11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2件、审定大田作物品种9个。
“未来种业”路在何方?
面对农业生产的各种挑战,未来需要怎样的种子?
“智能品种的智能创造,是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
他进一步指出,智能品种能够主动应对环境变化,如根据光照、温度等调节株型,能适应多种逆境等,“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培育出智能品种,实现增产提质,减少投入和损耗。”
育种技术发展到4.0阶段,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重大突破。
将环境大数据与基因组数据深度融合,能精准预测出作物表型,计算时间比传统统计模型缩短290倍……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李慧慧团队成功研发了一套人工智能算法,为作物智能设计育种提供了有效工具。
解析“基因密码”,感知“天时地利”。李慧慧介绍,自动化机器学习框架不仅能够读取作物的遗传信息,还能综合考虑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预测出作物的产量、品质等关键性状,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李新海表示,面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培育更多突破性品种。
来源: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罗江 李玥
编辑:林祺



-
露天电影离我们远去了吗?|南方深读
广州从化赤草村篮球场,一个春日的夜晚,一场露天电影即将放映。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一边做游戏、一边在球场等待,放映员调试着装备和灯光,很快做好准备工作。赤草村篮球场上,小朋友在观看露天电影。 曾经,农村娱乐方式相对匮乏,放映露天电影对村民来说就像一场节日庆典。可以想象,那时大家聚在一块银幕下,带着小板凳, -
供需对接助服装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孙铭阳)近日,全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会在哈尔滨举办,旨在构筑服装产业特色化优势,推动我省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合作。会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省直13个部门30余家服装产业对接单位、6家省内知名服装企业参会。对接会上,以黑龙江三特纺织服装产业(集团)有限公 -
产融协同,融资租赁赋能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跑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3日讯(记者 邱嘉熙)近日,融资租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进园区”产融交流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场)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火热举办。活动汇聚政府部门、学术专家、金融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150余人,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圆桌对话及项目路演,探索产融协同创新路径 -
衡阳师范学院:春日“职”达号启航
学生咨询现场。毕业生手持简历穿梭各个招聘展位。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嫣妍 朱雅洁 覃雅君 摄影 谷琳娜)3月22日,衡阳师范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东校区校友广场隆重举行。上午9时,随着供需见面会正式启幕,260余家企业展位 -
春来候鸟归!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成“候鸟天堂”
央广网兰州3月2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乔洁 郭海霞)春风轻拂,绿意萌动。近日,在甘肃环县甜水堡水库,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候鸟或振翅翱翔、或悠然觅食、或在水面上轻盈游动,与碧蓝清透的水库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成群的候鸟在甜水堡水库振翅翱翔(央广网发 乔洁 摄)2023年8月,盐环定扬 -
德方纳米参与制订,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由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万润新能、邦普循环、厦钨新能、赣锋锂业、长远锂科、福安青美、巴斯夫杉杉等锂电 -
最近爆火的“水泥”,原来是潮汕人最爱吃的“土”,网友:加上姜葱蒜,我能吃一大坨
“煲仔饭”“人头饭”“油炸鬼”……相信不少外地人在来广东之前听到这些食物的名词都会瑟瑟发抖有人调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一种看似“水泥”的美食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味觉符号?揭阳涂虾正是这样一道独特美味放上葱姜蒜,爆炒“痞老板”涂虾非虾,而是原产于榕江的 -
迪庆州2名干部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迪庆州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迪庆州委批准,迪庆州纪委监委对迪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唐仕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唐仕鹏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大肆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赔偿协议签订、 -
成都天府五街“有味道”?城管回应:管网大量异物堆积致污水外溢丨云求助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今天的天府五街有点臭。”3月24日上午,网友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有味道”的帖子,照片中,成都天府五街与天府大道交叉口满地污水,不少网友评论“路过时闻到了臭味”。情况真的如此吗?污水从哪里来的?25日,接到多名网友咨询求助的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3月24日上午天府五街与天府大 -
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自研大模型还有必要吗?
文|江瀚视野最近这一段时间,无论是谁都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这就是DeepSeek彻底火遍了全网,这个国产大模型所带来的冲击一点都不比当时ChatGpt推出的时候差,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似乎如果不接入就直接“Out”了,但是面对着DeepSeek的席卷之势,让人不禁想问自研大模